您现在的位置: 党政办新闻

郑文堂校长于2009年8月21日在第五届全国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院)长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作者:许亮    发布日期:2009-08-23

郑文堂校长于2009年8月21日在第五届全国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院)长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对建筑类高校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建筑类高校作为行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其发展只有紧密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求,才有生命力,才有生机和活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建筑类高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建筑类高校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时代要求、行业挑战和学 校实际,明确服务面向和学校定位,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学科为龙头,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基础,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筑类高校的特点
   (一)在服务面向方面
    建筑类高校作为应用型大学,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其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而服务。
   (二)在人才培养方面
    建筑类高校主要以培养地方和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特别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生产、管理、技术第一线的专业性、技术性、职业性人才。
   (三)在学科专业方面
    建筑类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和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原则,根据建筑行业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具有明显的行业针对性和牢固的行业背景。
   (四)在科学研究方面
    建筑类高校的科学研究不是主攻基础理论研究,而是积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筑行业发展需要,主动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推动技术创新,攻克技术难关,拓展技术的应用面。
   (五)在师资培养方面
    建筑类高校需要教师在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的同时,具备三方面素质:一是鉴别应用性知识和非应用性知识的能力,掌握应用性知识传授的方法;二是具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以自己的实践体验去指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三是应有承担应用型研究的能力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形成创新学术团队。
    二、建筑类高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建筑类高校提出新要求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节能、环保、生态等概念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类建筑中,成为人们对建筑的普遍要求。而去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建筑的抗震与安全的要求又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而这些新要求,对培养建筑人才、承担建筑类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建筑类高校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二)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和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建筑类高校提出新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更为明显,高校应当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三种人才。第一种人才是一大批精英型人才,即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领军人才、国际政治多边结构的领导人才、一流的科学家、发明家和工程师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对话的推动者和带头人。第二种人才是数以千万计的各行业的服务、管理、技术和工程的骨干,他们是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三种人才是数以亿计的各行业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他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力量。其中第一种人才的培养任务应当由研究型大学来承担,第三种人才的培养任务应当由高职院校来承担。而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为我们这一类型的高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筑行业快速、持续发展对建筑类高校提出新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加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拉动,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据统计,2002年以来,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2%,建筑业实现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6%左右,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业人员已超过5000万。但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筑行业以人才需要的迅速增长为建筑类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幅度加快,据统计,2002年的中国城市化水平是36%,到2007年上升为43%,估计到2050年,这一水平就会提高到75%,城市化进程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国际化发展期,一是外资建筑企业“走进来”,使国内建筑市场国际化。二是中资建筑企业“走出去”,使中资建筑企业国际化,这两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人才。目前,我国非常缺乏熟悉国际市场标准、操作规范以及市场运行规则的建筑项目管理人才。这对建筑类高校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建筑类高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对我校来讲,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建筑类高校,地处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为建筑类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是北京“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建设给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很多的前沿性的研究课题;二是北京国际化程度高,大量的国际高水平建筑师云集北京,带来了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产品;三是后奥运时期给建筑业和建筑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综上所述,无论从国家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建筑事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而言,建筑类高校今后的发展都面临着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是建筑类高校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客观要求;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客观要求;是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对建筑类高校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建筑类高校科学发展。下面是笔者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对建筑类高校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有的已结合学校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有的还仅仅是一些想法。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建筑类高校的书记、校长,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敬请批评指正。
   (一)在人才培养方面,统筹社会需求与学校发展需要,构建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1.面向行业和市场的需求,以“就业出口”为导向,进行专业方向和课程的调整,制定突出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许多高校多年来一直未改变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已经完全市场化了的 “就业出口”不够吻合,学用分割、用非所学,学生“就学入口”与“就业出口”脱节。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在建筑类高校中。为了让毕业生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建筑类高校应当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先调研“就业出口”,后确定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的原则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可建立由校方专业研究人员和用人单位高层人士和专家、骨干及人才交流中心人员共同组成的“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校与社会接轨的有效接触点,作为实现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最佳切入点。由校方与用人单位共同研究提出关于行业发展对所需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行业技术等的要求和标准,并形成动态报告,为学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等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在科学设置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制定重视实践活动,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案。
    近年来,我校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根据对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状况的调研,适应北京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对利用清洁能源的需求,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设置了“暖通空调”和“燃气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考虑到北京城市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发展需要,新增了交通工程专业和地下工程专业方向;为适应城市规划的需要,新增了城市规划专业;新办了以建筑和房地产业法律为特色的法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意跟踪首都城乡建设的发展,考虑到5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于水工程施工和建筑给排水工程方向,给排水工程专业特别强化水工程施工、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课程,并形成专业优势。建筑学专业设置了“中国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等方面课程,体现了面向首都城乡建设的要求。
    目前,我校正在制定2009版培养计划,学校将把重点放在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构建应用性理论向应用能力转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放在两方面:一是制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建立在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和量化,形成以训练系列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模块体系,并通过实习实训等多种渠道加大应用能力培养的力度,培养学生通识能力、专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二是体现教学计划的灵活性。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发展和需求,有预见性地灵活地修订和增设新课程。通过深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调研,做细致的市场分析工作,从用人单位第一线了解行业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要求,通过论证、答辩,共同研究制定出与行业发展和就业相结合的,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以突出培养专业能力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强化工程应用意识,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建筑类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技能,必须把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作为贯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筑类高校应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等资源,认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并保证时间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此外,为顺应现代工程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还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制造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以及帮助学生树立经济、法律、质量、管理、市场、环保、安全等工程意识,综合起来纳入实践教学的内容。大力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集中开课,强化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及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加强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我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岗位实习,丰富工程经验。一是与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建立实习基地、教师培训、学生职业培训、项目合作等。节约了学校的科研、培养成本,同时又能将学校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投放社会,转化为生产力。二是聘请企业的专家、骨干亲自指导学生的实训练习,保证学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的同时,又能参加一些具体项目的运作,既可以紧跟行业发展的形势,又能够借此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拓展自己的岗位适应能力。
    3.紧抓建筑业人力资源需求,积极发展多层次、多类别的职业教育培训。
    除了创新大学生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外,建筑类高校还应紧密结合建筑业人力资源需求,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发展多层次、多类别的职业教育培训。由于建筑业从业人员众多,从业人员也呈现多样化,既有基层的操作人员、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也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企业家等,因此,职业教育培训的开展,应结合当前建筑业的形势及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特点和需要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我校一直重视对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近5年来,充分发挥以建筑、土建为主的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举办监理工程师、项目工程师、建造师、建筑师等各类培训班,为社会和行业累计培训人才10万余人次,有效地提升了北京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
   (二)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紧密结合社会和行业需求,构建有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1.考虑市场、地方和行业的需求,做好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建筑类高校属于应用型大学,其学科专业建设也应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而应在把握市场脉搏的同时,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的优势, 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和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要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和趋势相适应, 尤其要与学校所在地区、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充分了解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以及行业、产业的发展情况,做好建筑类高校的学科专业规划。
    多年来,我校根据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与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按照“依托传统专业、巩固优势专业、扶持新兴专业,适度外延专业类别、促进各专业协调发展”的原则,适时进行传统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及专业方向的优化调整,并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增设新的学科专业,专业结构与布局实现了整体优化,形成了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以建筑为特色、土建类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
    2.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团队,强化学科特色建设。
    学科专业水平的内在因素是其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是知名的带头人和强大的创新团队。学科要充分预见发展趋势,瞄准科学发展的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结合自身相对优势,通过创新与突破,通过交叉融合与发展,通过凝聚、锤炼,逐步使学科方向相对集中和稳定,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利于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用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新;更有利于学术积累、汇集人才、把握学科前沿、融入高新技术,推进学术创新和形成学科特色。
    近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团队的建设,但如何有效地通过建设,形成优势,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校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学科方向的凝练和团队建设,力争形成3-5个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建成 2—3个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水平的学科团队,进行重点培育,力争形成优势。
    3.大力构筑应用型学科基地,培育“双元制”学科平台。
    学科基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是学科建设的依托和保证。建筑类高校应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特色,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培育“双元制”学科平台,为学校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元制”本是德国应用型大学教育的一种典型模式,即学生部分时间在企业里接受技能训练,部分时间在大学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建筑类高校可以借鉴“双元制”这种合作模式,通过培育“双元制”学科平台,学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社会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开发项目。一方面,大学可以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地应用于实践,最大效度的发挥其应用型大学的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最新的行业信息和实践结果及时准确地反馈回学校,减少学校发展方向的偏差。
    我校近年来,越来越注意到学科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围绕首都经济建设的需要,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努力建设四大学科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即整合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数字化、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建筑垃圾资源化、雨洪利用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分别建设城市数字化、土木工程、节能与绿色建筑、以及机械电子等4个平台。依托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在科学研究方面,统筹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坚持面向社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作为应用型大学的建筑类高校,其科学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要根据自身的科研实力、学科优势、资金来源和筹措能力以及学科带头人的素质等选准科研主攻方向,并通过一批高层次的科研技术项目与奖项,凝练、巩固、突出学校的特色与优势。
    1.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的需要,以服务求发展。
    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争取地方政府部门、行业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为本地社会发展服务,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应用理论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对于我校来讲,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统筹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关系,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奉献更多的科研成果,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一是立足于服务“人文北京”,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街区保护、长城保护、建筑文化、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促进首都城乡建设。二是立足于服务“科技北京”,以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为重点,以教育部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抓手,组建团队,搭建平台,集中力量在轨道交通、建筑智能化、城市数字化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为首都破解交通难题、建设创新型城市奉献科技成果。三是立足于服务“绿色北京”,加强建筑节能、建筑垃圾资源化、雨洪资源化、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在北京市郊区继续推进村镇基础设施与节能住宅科技与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服务首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产学研合作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三项内容,其中应用型科学研究是支撑产学研合作的基石和纽带,只有通过“研”这根纽带才能把产、学双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筑类高校应当敏锐地抓住市场的需求,应找准应用型研究的切入点,积极承担来自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性课题,并通过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做好发展策划、市场调研、信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方式,尽可能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促进当地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进步, 帮助它们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从而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促进学校自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
    多年来,我校依托在旧城保护、新农村规划、节约型城市建设、生态型城市建设、数字化城市建设等方向的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与成果,积极为北京市及全国城乡建设提供科技服务与支持。比如,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街区保护方面的科研实力,开展了包括长城北京段保护规划、三峡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北京旧城胡同系统分类与保护研究、北京前门地区保护规划、爨底下古村落保护等项目,完成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等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多项;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方面的科研优势,围绕城市雨水的资源化问题,先后在北京、天津、成都、杭州等多个城市承担了30余项示范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利用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方面的优势,围绕建筑垃圾资源化问题,研制生产出以建筑垃圾为材料的“再生古建砖”,在北京旧城四合院修缮中进行示范,并将古城修缮保护中加以应用推广。汶川地震后,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积极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技指导和技术服务。此外,学校还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家高校之一,积极参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3.结合教学开展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作为教学型大学的建筑类高校,其中心工作当然是教学工作,不能为科研而科研,而应当引导教师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以及教学内容, 注重与教学水平提高与所讲授的课程相关联的科研项目,做到“以科研促教学”。在科研的推动下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使教学、科研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从而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就我校来说,学校利用教师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如,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长期从事代表目前国内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的“湿地处理技术”研究,在讲授“水污染控制”过程中,及时将“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供热节能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吸纳了大量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供热系统量化管理节能技术”的研究成果。教师承担的大量科研课题,也成为研究生及本科学生论文及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选题的重要来源,其中90%以上的研究生论文选题来自导师的科研课题;70%以上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受到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影响。我校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大多来自于北京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此为依托进行论文及设计选题,内容新颖、切合实际,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统筹人才培养与引进,走人才强校之路
    1.从实际需要出发,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尤其要加大对有实践经验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
    作为应用型大学,建筑类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必须满足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要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架构学校的学科体系,以学科建设为主线配置师资队伍资源,大力加强教学骨干队伍的建设,逐渐调整专业队伍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要从当地的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的迫切需要出发,结合高校发展规划制定引进人才导向性计划。要分层次、分类别引进人才,既要引进一些学术大师、学术骨干,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又要针对建筑类高校应用型大学的特点,加大对有实践经验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引进的工作,要直接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聘请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将行业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与社会息息相通的现实的生命活力。
    2.强化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全方位培训,整合并拓展人才培养项目,扩大培训范围、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培养力度,构建以教师为重点、面向全体教职工的培训体系,促进人才队伍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加强拔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搭建大的科研平台、科研团队,为拔尖人才成长为大师级学术人物创造条件;一方面要特别重视针对建筑类高校的特点,强化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力度,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单位承担一定的项目任务,学习现代技能、组织经营管理,充分利用教师的理论优势、交叉学科优势,积极开展行业新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科研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难题,提高行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竞争力,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同时以利于在现场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并将最新的业界信息和应用成果纳入课堂中,从而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近年来,我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从国内外引进9名学科带头人,加强教学团队、学科团队、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建设。加强高层次骨干教师培育和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队伍结构,初步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整体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学校发展需要、具有良好发展趋势的师资队伍。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学校提出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人才强校战略实施计划》,加大投入,分别设立1000万元的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和500万元的青年教师培养基金,将进一步通过引进和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总之,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建筑类高校在高等教育布局中的如何自我定位以及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建筑类高校的应用型大学发展模式是一个新的复杂的体系,需要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希望在座的各位书记、校长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建筑类高校的科学发展。
 (信息来源:党政办)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校长 郑文堂